专业资料

ziliao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资料 > 文字资料 > 热裂解

2021年废轮胎(橡胶)热裂解行业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调查统计报告

时间:2022-07-20 来源:中国轮胎循环利用协会 点击:

2021年废轮胎(橡胶)热裂解行业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调查统计报告
 
 
为客观反映我国废轮胎(橡胶)热裂解行业发展现状,掌握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分析行业发展趋势,推动废轮胎循环利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并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及企业生产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中国轮胎循环利用协会热裂解分会采取问卷调查、电话访问等方式,对国内部分热裂解企业2021年生产经营状况、生产工艺及装备、环保设施的使用等有关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本次调查统计的20家企业中包括3家行业规范/准入企业。现将有关情况汇总如下:
 
一、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一)企业分布情况
 
调查统计的20家企业中,山东6家,山西3家,湖南2家,湖北、上海、浙江、宁夏、河北、江西、河南、福建、四川各1家。(见图1)
\
 
 图1 企业分布情况
 
 
(二)企业生产情况     
 
1、产能情况
 
20家企业的年设计产能(废轮胎处理量,下同)为111万吨,其中山东为45万吨,占比40.5%;山西为19万吨,占比17.2%;湖南为13万吨,占比11.7%;湖北为6万吨,占比5.4%;上海为2万吨,占比1.8%;浙江为3万吨,占比2.7%;宁夏为3万吨,占比2.7%;河北为2万吨,占比1.8%;江西为6万吨,占比5.4%;河南为3万吨,占比2.7%;福建6万吨,占比5.4%;四川3万吨,占比2.7%。(见图2)
\
图2 企业年设计产能占比图
 
 
2、产量情况
 
20家企业的年实际处理量累计32.36万吨;其中山东为14.8万吨,占比45.8%;山西为4.1万吨,占比12.7%;湖南为1.6万吨,占比4.9%;湖北为1.7万吨,占比5.3%;上海为0.8万吨,占比2.5%;浙江为1.5万吨,占比4.6%;宁夏为0.2万吨,占比0.6%;河北为0.2万吨,占比0.6%;江西为0.1万吨,占比0.3%;河南为1.36万吨,占比4.2%;福建为3.5万吨,占比10.8%;四川为2.5万吨,占比7.7%。
 
因受到环保、限产限电、疫情和原材料涨价的影响,20家企业产能利用率为29.2%,其中山东为32.9%;山西为21.6%;湖南为12.3%;湖北为28.3%;上海为40%;浙江为50%;宁夏为6.7%;河北为10%;江西为1.7%;河南为45.3%;福建为58.3%;四川为83.3%。                            
 
(三)企业原材料来源
 
从原材料来源看,废轮胎(橡胶)热裂解企业原材料使用主要分为废乘用车轮胎和橡胶粉(粒)两大类。根据调查统计显示,20家企业中,全部(100%)采用废乘用车轮胎的企业有4家,占比20%;全部(100%)采用橡胶粉(粒)的企业有6家,占比30%;废乘用车轮胎和橡胶粉(粒)都有采用的企业有10家,占比50%。在这10家企业中,以废乘用车轮胎为主(占比高于50%)的热裂解企业有8家,另外2家企业采用橡胶粉(粒)为主,废乘用车轮胎为辅。
 
(四)产品应用领域
 
废轮胎(橡胶)热裂解方式可以对废轮胎(橡胶)进行回收处理利用,运用热裂解原理进一步生产出热裂解油、炭黑、钢丝等具有高附加价值的产品。
 
热裂解油具有密度较大、黏度较低、热值较高等特点,可以作为燃料使用,供发电厂、产业锅炉、水泥厂和钢铁厂等用作热能燃料;也可以作为不同燃料油的原料进行深加工制取汽油柴油。
 
热裂解炭黑回收率较高,已应用于力车胎及各类橡胶制品、电极材料、复合材料、油墨、沥青改性剂、色母粒等,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热裂解钢丝与其他废钢按一定比例投入可制成铸钢丸、铸钢砂等金属磨料。具有广泛的用途:在钢结构、建筑、造船、风电、汽车、日用品等行业中,对钢板、H型板、钢管及各种钢材、铸件、压铸件、锻件、玻璃表面进行抛丸喷砂清理。在汽车、机车、船舶、飞机、汽轮机、冶金机械等制作业行业中,对弹簧、轴、齿轮、连杆、摇臂等零部件进行抛丸、喷丸处理。
 
热裂解产生不可凝气可作为燃料用于生产中提供能量,实现自给自足。
 
(五)工艺装备
 
1、废轮胎(橡胶)热裂解设备类型
 
20家企业中,有15家企业采用连续式热裂解工艺装备,占比75%;有5家企业采用间歇式热裂解工艺装备,占比25%。
 
2、环保设备类型及使用情况
 
20家企业中,12家企业采用两种(含)以上环保设备的组合方式进行处理,占比60%。目前企业主要以采用活性炭吸附、SCR 脱硝、碱液喷淋和低氮燃烧技术为主,湿法脱硫技术、UV光解技术为辅,多数企业反映处理效果较好。在20家企业中,认为处理效果好的企业为12家,占比60%,认为使用效果一般的企业为2家,占比10%。 
 
二、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原材料问题15家,占比75%;税收问题11家,占比55%;环保问题6家,占比30%;安全问题5家,占比25%;其它问题1家,占比5%。目前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原材料、税收及环保问题,其中原材料问题是重中之重。(见表1)
\
 
(一)原材料问题
 
国内尚未建立规范的废轮胎回收体系,多以小商贩分拣流转为主,运营成本低;加之受到土法炼油及不规范热裂解企业,以及部分再生橡胶和橡胶粉企业争抢原材料的影响,造成原材料价格上涨、货源短缺。
 
部分橡胶热裂解企业布局炭黑深加工领域,对产品的品质、原材料的质量要求更严格,使得企业只能另购价格更高的废载重轮胎。在调查中显示,废橡胶粉(粒)作为原料,掺杂杂胶、滑石粉现象严重,导致热裂解油和炭黑等热裂解产品产量占比较小,不利于规范热裂解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税收问题
 
在2015年出台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中,利用废轮胎(橡胶)从事热裂解项目不再享受增值税的减免优惠政策;而且对热裂解企业燃油类产品征收同等资源型产品税收,也增加了企业负担。调查显示,20家企业中有19家是一般纳税人,占比95%;其中有4家企业享受部分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由于原材料收购无进项增值税发票,无法抵扣进项税额,造成了规范企业税负增大的同时,一些不规范的生产企业却存在偷税漏税现象。
 
作为共性问题也是长久以来阻碍热裂解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协会也多次向财政部反馈企业“急难愁盼”,终于在2021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40号文件《关于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政策的公告》中类别(三)再生资源,将废旧轮胎(橡胶)再生油和炭黑纳入到增值税优惠目录中,享受即征即退比例高达70%。
 
(三)环保问题
 
一些不规范的废轮胎(橡胶)热裂解企业没有达到相应标准(产量、环保等方面),相应的资质及环评手续尚未办理,其生产设备在热裂解炼油的过程中废弃物排放不达标,对环境造成了影响,也给行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此外,调查显示,在河北、河南等地,废轮胎(橡胶)热裂解被作为危险化工工艺进行监管,环保要求严格,造成企业多次停工停产,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了严重影响。
 
(四)行业发展机遇
 
废轮胎热裂解产业的发展,体现了低碳节能的特点,符合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热裂解技术能够得到发展的原因:一方面是相较于废弃物堆积、填埋、燃烧焚化等处理方式,热裂解技术更加安全环保;另一方面是热裂解过程产生的有机物(如燃料油)有可观的利用价值,符合了时代的发展趋势,节约了能源,对环境几乎无污染,是创造可持续发展型社会的最佳途径之一。
 
2010年以来,我国发布大量废轮胎处理的相关文件,国内废轮胎规范化处理监管趋严,废轮胎处置法律框架逐步完善。2020年《废旧轮胎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将热裂解技术列为废轮胎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式,鼓励使用连续化裂解设备,引导废轮胎热裂解行业企业逐步从间歇技术装备过渡到连续技术装备。工信部2021年25号文《限期淘汰产生严重污染环境的工业固体废物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名录》公告中明确表示,2023年12月31日前淘汰废旧橡胶土法炼油工艺。这些政策的逐步实施,将会为行业稳定发展提供健康环境。
 
废轮胎回收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与民间人士的广泛关注,包括减少炭黑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炭黑的生产成本、减少市场的不稳定性,以及充实和完善炭黑品种谱系等因素,都为炭黑市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多的机遇。随着绿色轮胎产业和技术的发展,回收炭黑市场将进入高速增长期。热裂解炭黑是废轮胎经高温热解而衍生出的一种材料,通常含有10%-20%(质量)的非炭质成分,应用于力车胎及各类橡胶制品、电极材料、复合材料、油墨、沥青改性剂、色母粒等,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作为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和可持续发展的补强填料,热裂解炭黑广泛地用于轮胎和非轮胎橡胶制品之中。由于我国每年废轮胎的数量繁多,而生产这类炭黑的固定成本又相对低廉,也是推动炭黑市场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炭黑市场需求高涨,行业部分头部企业已经开始布局研发废轮胎(橡胶)热裂解再生炭黑深加工、高质化、高值化工艺技术路线和装备,要获得具有优良性能的超细改性热裂解炭黑,就应在废轮胎裂解炭黑的原料基础上,采取多种工艺技术,例如表面改性、粉碎分级等,以提高优良性能炭黑的产出率。从大量的天然橡胶应用实验数据中能够看出,充分利用超细改性裂解炭黑并将其填充至天然橡胶中后所获得的应用性能极佳,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企业带来更多升值空间。非轮胎橡胶用炭黑的增长速率处于第二位,炭黑在若干非轮胎橡胶制品中是用作补强剂。非轮胎制品包括传送带、橡胶软管、垫圈、密封件、橡胶板、土木工程用防渗膜和橡胶屋面材料等;它也用于鞋类材料中,赋予胶底的耐磨性。炭黑提高了橡胶机械制品的强度,炭黑在这类应用中的增长,与橡胶工业以及市场对环保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有关。
 
热裂解生产工艺技术与连续自动化装备产业化进程在持续推进,废轮胎(橡胶)热裂解再生炭黑和再生油规范化、多途径利用方向逐渐清晰。
 
三、热裂解行业发展建议
 
(一)希望政府规范健全废轮胎回收体系,建立废轮胎产生、流通及处理等各环节资质许可制度和信息链接制度,实行全过程监管和追溯管理,确保废轮胎规范回收、规范流通及规范处理。坚决打击“土法炼油”、改善营商环境,健全基于热裂解技术规范的再生产品标准,扩展再生产品应用市场;有效减轻热裂解企业税收负担,促进废轮胎裂解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实施后,在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70%的基础上,建议行业协会继续向部委反馈,推进更高优惠政策诉求,同时推进热裂解油享受免征消费税政策。
 
(三)建议将废轮胎热裂解企业纳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同时,将废轮胎(橡胶)热裂解自动化连续式生产装备纳入《环保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17版)》。
 
(四)建立本行业“产学研用”研发平台,针对行业内的技术难点进行攻关,加大对废轮胎热裂解再生产品应用性能的研发,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五)加强废轮胎(橡胶)热裂解行业规范、政策引导,加强国家标准的宣贯执行,鼓励应用先进的工业连续化废轮胎(橡胶)热裂解处理技术及环保装备,对其“智慧监管、精准扶持”。

友情链接